今年,漯河高級中學74人獲10分的國家二級運動員高考體育加分,人數眾多引發公眾質疑。記者採訪河南省體育局宣傳處處長問到“國家二級運動員資格審查具體由誰來做?”處長猶豫了一會說“能不能你問之前咱先溝通溝通?”
  記者問蒙官員,似乎都沒有必要成為新聞了。原因很簡單,官員被記者問蒙,早已司空見慣。最出名的那次,應該推及2010年,當時還在央視做新聞主持人的邱啟明問到了一個地方官員防汛之事,結果這位官員除了只會說領導“高度重視”之類的臺詞,別的什麼信息也給不了,搞得邱啟明同學在直播過程就發了飆。
  現在,記者又一次問蒙了官員。這位處長的“能不能你問之前先溝通溝通”也道出了官員對於媒體記者發問時的茫然無措。對此,公眾和網友顯得很是平靜。因為公眾早已習慣,官場之內,有許多官員根本沒有能力在沒有劇本的情況下,完成一位責任官員和人民公僕的本色演出。事實是,要求記者提前溝通,才是他們的本色演出。沒有了臺詞,也就沒有了詞;沒有了劇本,也便不知道如何去演了。
  可是,記者並沒有讓這位官員發表態度,更沒有讓官員進行價值評判,而只是問了一個事實性問題——國家二級運動員資格審查具體由誰來做?結果這位官員竟然也答不出。筆者認為,一方面,這可能是因為官官相護的原因造成的;另一方面,一看到是醜聞,官員也便失去了應變的能力,手足無措了。
  在官場里,無論大會小會,從來都有劇本先行。會議議程、主持詞、發言稿也都已是讓相關秘書和工作人員早早準備好。會議開始,就像是一部電視劇開拍,這裡面有導演、有演員,有主角、有龍套,會議開完,反正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在“永遠正確”、“處處真理”的會議氛圍下,沒有人會因為開會不開心。即便眾多官員只是一個個道具或木偶,也都是樂此不疲。
  習慣了劇本里的生活,一上來就被問到一些敏感話題,只能是節節敗退。這和前鐵道部發言人王勇平說出“至於你信還是不信,反正我信了”這樣的話是一樣的原因。並且,在一些醜聞面前,有些東西是官方無論如何都解釋不通的。習慣於“永遠正確”和“處處真理”的官員,自然缺少應對媒體的語言表達。或許,被問蒙的那一刻,相關官員才會感覺到自身語言能力的不過關。
  現代政治要求所有的官員都起碼要具備一些基本的素質和能力——和媒體和公眾打交道的能力。而這個能力,不只是說給那些新聞發言人說的,所有的官員都應該有這個能力。退一步說,即便是只說正確的話,也不應該被問蒙。當然了,除了說正確的話,更重要的是,還要做正確的事。可現實卻是,當下我國的新聞發言人制度,也未必就能說已經取得了成功。
  必須要說的是,被記者問蒙的這位官員,從來都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事實上,在一個不習慣於向媒體和公眾敞開心扉、做事總習慣於事前溝通、打草稿、寫劇本的環境中,要求所有的官員都擁有一定的媒體應變能力也不現實。雖然媒體和公眾也不是苛刻到希望所有的官員在回答媒體問題時都能做到像白岩松一樣“高大上”,但一些起碼的應變能力還是需要的。濟北南(山東教師)  (原標題:官員“被問蒙”只是本色演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w18ewiij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